编者按: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考察陕西华圣果业公司时说,一个小苹果,可以看出大问题,可以读出中国的经济学。的确,每个细胞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信息,每个经济细胞的变化更是经济冷暖的直观反映。正所谓滴水映日,叶落知秋。
为此,本报记者深入走访了华圣果业公司,对其进行全面解剖,试图从苹果的内销和外销情况,读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变化态势;试图通过对苹果种植、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观察,触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脉动。
苹果太多了
难忘的砍树之痛
眼下,正是苹果套袋的关键时期。正在果园为苹果套袋的陕西扶风县南阳镇西权村姚马组村民马升良高兴地说:“这几年家里苹果套上纸袋后,苹果的质量明显一年好过一年。去年,我家4亩苹果就卖了2万多元,占全年家庭收入的70%。”今年,他早早就与华圣果业公司签订了4亩地的合同。
然而,就在十几年前,陕西果农们还因为苹果卖不出去而大面积砍树。
“那时,主要是销路不畅,而且没有自己的品牌 。”陕西省果业局副局长刘玲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市场情况逐渐恶化:红富士苹果由每公斤1.8元左右下跌到0.6元—0.7元。最后,成箱的苹果摆在马路边,8分钱一斤都没人要,“挥泪砍苹果树”的村子比比皆是。专家保守估算,1996年至1999年,陕西省的苹果面积每年至少以5%的速度递减。
苹果的大起大落引起强烈反响,“太多了”的呼声不绝于耳,甚至有专家指出,产业调整方向就是产业收缩。
编辑点评:
“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问题,是我国的农业生产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过程中一次次阵痛,根源在于极端分散的农业生产与变化莫测的消费市场之间不适应、不衔接。现在回头看看,就陕西乃至全国而言,十多年前包括苹果在内的农产品供应并不过剩。为何出现“太多了”的假象?关键在于供销严重脱节,且销售半径狭小。
销售太难了
九成果农等客上门
刘玲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当年“(好果每斤)2元、3元买不到,(赖果每斤)2角、3角卖不掉”的情况,主要源于全陕西90%的苹果销售都是果农等客上门,或托朋友、找熟人。
为打破僵局,陕西苹果开始了原始的品牌竞争。最多的时候,陕西苹果的品牌达到50多个。1999年,华圣苹果第一次出口到欧美市场,陕西苹果实现了出口量零的突破。
“在市场中摸爬多年后我们才发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应当是农户的果园。”陕西华圣集团公司总经理王魁说。
1997年,华圣果业成立之初就瞄准国外市场。可是东跑西撞了大半个地球也没签下几个单子。“这时候我们才明白,农业产业化必须脚踏实地从田间地头做起。想跟国际化市场接轨,如果没有可靠的生产基地和严格的质量体系,无异于缘木求鱼。”王魁说。如今,华圣果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20多个苹果生产县建立了基地,逐步解决了产销脱节等问题。
编辑点评:
商品核心竞争力在于过硬的质量。没有可靠的生产基地,再多的销售渠道也是无源之水。
但是,决定企业生死成败的,更是商品能否最终卖得出去,因此马克思将销售环节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其优势在于销售这最后一个环节,市场主体更趋集中,因而开拓市场的能力大为提高,对市场的把握更为灵敏,可以根据市场信号及时调整生产、加工的规模和方向,进可攻,退可守。
标准统一了
技术创新提升附加值
记者在现代化的气调库房分检处理车间看到,一箱箱去年采摘的红艳艳的苹果刚刚出库,准备在今年苹果收获季节前的空当期上市销售。苹果经过冲洗、分检和装箱,由一辆辆载重汽车运到海关出口。
在飘荡着果香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碌着。大型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着室内的温度、氧气等各项指标的设定以及各种果品的指标差别。王魁说:“我们去年销售了5万吨苹果,一部分要归功于公司的标准化建设。”
从一开始,华圣就致力于做高端市场国的食品认证。至今,华圣苹果获得了几乎所有有关食品质量的认证。
洛川县旧县镇荆尧科村是华圣苹果出口欧盟的认证基地。从2003年开始,全村1000多亩苹果园按照“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生产管理。果农张天生最震撼的一次是,有一天来了几名老外,把田间挖了一米多深的一个口,“人家要抽查泥土里有没有污染物。”
编辑点评:
通过现代气调技术手段保存苹果,不仅延长了苹果的寿命,更实现了与同类产品错开周期竞争,减弱了档期供求波动的影响。
事实证明,简单加工只能生产初级产品,利润极薄。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而对产品的生产、加工的流程和质量管理实行标准化,则可保持产品和服务的稳定性、可靠性,增强产品和服务的普适性,对赢得消费者忠诚度和实现产业化意义重大。
内外平衡了
组建国内市场营销公司
如今,华圣苹果已远销到欧洲、北美、中东、东南亚等56个国家和地区。据说在英国、加拿大等市场,华圣苹果卖到了当地同类苹果的最高价。“我们的出口每年稳定在4万吨左右。今年外部市场需求还比较稳定。”华圣果业公司总经理曹继华说。
刚起步时,华圣的出口占了全部销售的90%。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进步,华圣的眼光也转了过来。曹继华分析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水果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食品。特别是苹果消费的高端市场,有非常巨大的开拓空间。
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华圣果业果断调整思路,在确保英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市场的同时,去年底组建了庞大的国内市场营销公司,把市场终端由过去的批发,一下延伸到超市,构建起全国营销网络。到目前,华圣已在全国建立起了7大区域营销网络,华圣苹果已闯入全国10大城市的45个主流超市,销售门店超过400家。
最新的统计表明,华圣果业全年销量预计能够达到5万多吨,其中国内销量占到四成以上,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已经形成。用曹继华的话讲,就是“抗击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编辑点评:
我们既要扩大内需,又必须稳定外需,两者不可偏废。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企业要有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多元化的品种结构,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既要面向发达国家市场,也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从而保证“东方不亮西方亮”。
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市场潜力巨大,因此产品的销售离不开国内消费市场。而消费市场稳定又离不开经济稳定和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收入增长了,潜在的巨大市场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市场。我国出口企业如果立足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内销,可以避免国际市场剧烈波动带来的冲击。
果农小康了
转变增长方式才能致富
黄陵县隆坊镇鲁村的张天光,过去是有名的穷户,今年靠着10亩苹果,进账了3.2万元。村主任张正录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苹果是历年收成最好的一年,仅靠苹果,全村人均收入就达到2643元,146户农户中,有45家是苹果万元户。在华圣的20多个苹果基地县中,像鲁村这样靠苹果脱贫甚至致富的村子,数不胜数。
这些县,由于地处渭北旱原,绝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土地根本不适合种粮食,农民曾经长时期地徘徊在贫困线上下。在国家级贫困县旬邑,全县29万人口有将近半数依靠苹果产业脱贫。部分栽果树早、面积大的农户已进入小康水平。县委书记刘新余对记者说,如果不是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旬邑县即使在财政救助下脱贫,也难保不再返贫。当地村民也说,最漂亮的小楼房都是果农盖的。
洛川县的变化更是让果农们看到了光明的前景:洛川是省级贫困县,近几年,该县果农的人均收入不断攀高。2000年是1400元,今年预计可达到6000多元。县长谢京帅说,没有苹果产业,就没有全县100%的村修通沙石路,今年洛川100%的农民投保农村医疗保险,人均投保15元。
编辑点评:
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从20多年的探索实践看,“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应用较广,特别在化解市场风险、带动农民生产致富方面,比较成熟。
从陕西华圣果业的成功经验看,“一个苹果的经济学”似乎可以总结为如下的“多赢等式”:产供销一体化 技术创新 标准化 规模化 内外两条腿走路=丰厚收益=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产业升级=增长方式转变。